欢迎访问宁夏回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!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监狱动态

先进典型 | 王西宁:拓宽教育改造之路,做更好的自己

发布时间: 2021-07-07 来源:

王西宁现任银川监狱教育与劳动改造科科长,今年58岁的他从警已有三十六载。从警以来,他先后在银川监狱政治处、销售科、基层监区和教育科等不同岗位工作过。

    面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,王西宁从来没有怨言和疲倦,每每接到重要任务和急活累活时,总是加班加点,从不推诿和找借口,有时候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吃饭、休息。作为全区监狱系统年龄最大的教育科长,他总是不服老,在教育改造工作上不断创新,汲取各种先进经验,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使得银川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亮点频出。
    在转化顽危犯方面,以他名字命名的“王西宁个别教育工作室”,坚持以“探索教育改造方法、培养教育改造能手”为宗旨,形成了“摸-探清底数、谈-找准症结、帮-解开心结、省-反思过往、稳-巩固成效、评-成果评估”六步骤转化经验。监狱在总结原有“王西宁个别教育工作室”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将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监狱普及和推广,更好地打造监狱版“枫桥经验”,成立了11个监区级“摆渡人工作室”。他不断创新个别教育的新方法、新亮点,培植个别教育的新形式、新内涵,切实将摆渡人工作室打造成为罪犯“攻心”教育的亮丽名片。同时,也将摆渡人工作室作为贯穿于每名罪犯服刑全过程的“个体服刑指导”的前沿阵地、“一人一策”的点金石、“矛盾纠纷化解”的调解法庭等,不断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。
    按照监狱局的工作机制改革的工作部署,在监狱的大力支持下,他带领教育科全体同志,加班加点,群策群力、大胆开拓,结合银川监狱工作实际,于2018年2月成立了四个中心建设筹备组。同年3月,在培德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警察教师中心、改造评估中心、服刑指导中心、回归指导中心、文化传媒中心、监狱陈列馆及教育成果展馆等“两馆、五中心”的大教育工作体系,为银川监狱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    “入警即为家,头向国门悬”,只要能够解决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困难,让社会各界从政治上关心、人格上尊重、法律上平等等方面关注服刑人员的改造,真正实现“教育人、改造人、挽救人”的目的。他一次又一次与政府相关部门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、行业协会、爱心志愿者、罪犯亲属积极联系互动,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帮教体系,形成政府关心促感恩、社会帮教促感怀、亲情温暖促感化、心理关注促感动的“三位一体”社会帮扶帮教工作格局。
    在他的带领下,教育科全体同志团结一心,扎实工作。仅2015年至今,就为800多名罪犯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机会,完成了400多名罪犯的脱盲和小学教育,开展法律援助活动30余次,邀请2000余名社会帮教人士和罪犯亲属走进监狱,共同开展社会帮教活动,真挚的切身参与、感悟监狱监区文化建设的温度和高度。
    作为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内容,银川监狱监区文化建设也是近年来发展凸显的一个监狱文化品牌。到今年,银川监狱监区文化节已经连续开展了十七届。特别是2018年以来,王西宁同志与科室全体同志及时调整的工作思路,相继举办了“春暖狱园”“宪法开放日”“家国情怀政治讲堂”“法律大讲堂”“亲情帮教”“礼赞新时代·祝福新中国”等多项蕴含文化气息的各类社会帮教活动和文化活动。
    王西宁在平凡的监狱人民警察岗位上,率先垂范、砥砺前行,心血浇灌教育改造之花灿烂绽放……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